本期想和大家聊一下在日本读文科修士该怎么写毕业论文的话题。想必很多文科的同学都很头疼自己最后毕业时这个修论该怎么写,先不说内容写啥光想到之后要写那么多字就觉得头大,确实,毕竟文科这类学科如果要写论文的话不是像理工科那样得有实打实的数据支撑才能写,比起理工科的严谨文科的自由度要更高一些,那这个自由度指的就是是否有属于自己的想法,光有想法还不行还要用大量的文献去佐证这才是关键的。所以说有想法是第一步那这个想法具体又能分为哪几种呢?
1、在既成的研究成果里提出自己独创的见解
这个既成的研究成果指的是你研究的这个课题领域里前人已经定论的东西,即先行研究。我们在写修论时如果想提出一个新的见解的话第一步就是得了解这些前辈们都曾做了怎样的研究,要根据这些已经完成的研究结果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你想研究某个作家的某本小说,当你参考有关这本小说的先行研究里发现前人都说“它只是一本很普通的小说”,如果这时你也说“对它确实很普通“的话那就没有继续研究的必要了,这就是没有你独自的见解。但如果你并不这么觉得反而还抛出了“我认为这本小说正是他走上作家之路的证明”这样的论点出来,那这个论点就是你独创的见解是你的想法,有想法不是抬杠因为文科就是这样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要我们在后续的论文里能够找到足够多能支撑你这个想法的文献和论文然后加以说明了那他就不是空想就是可以成立的。
2、为你当前的研究领域开拓出新的研究可能性
这个新的研究可能性就是说在你研究的这个课题里你还有没有注意到别人很少甚至还没涉及到的层面,然后在那里提出你的想法并尝试着实现。说到这里可能有很多同学会觉得这不是比参考先行研究然后提新观点要难很多吗?其实并不是。虽然在寻找文献或者先行研究这方面可能会有点困难但毕竟你的这个想法是前所未有的,这就说明如果你的这个想法真写成论文的话那至少说明在这一领域你给后面想研究这个课题的人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角度,并且就当前的研究成果来说就是你说啥就是啥。即使别人提出异议那也和你没关系,那时也会变成先行研究供别人去引用然后再继续提出他们的想法了。
总结:
文科的修士论文最看重的还是大家有没有自己的想法,即对你的这个研究课题到底了解到了什么程度以及还有哪些是可以去了解的东西但是还有人没注意到。在此之前大家要知道文科搞学术从来没有说谁是绝对的正确与错误,只要我们有文献有证据那它就能说的通。最怕的就是没有想法不知道该怎么去写,只要我们敢去想,只要不是凭空想就都有实现的可能。这种可能就藏在我们慢慢对它的探索中。
版权声明:本网页所呈现内容为原作者学习谷教育集团所有,未经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违者必究!